法蘭克博士巴洛克講座、大師班

時間: 2008年6月15日6:30pm
6月27週五早上10:00am
地點: 城中教會
(台北市寧波東街九巷四號)
費用: 現場示範教學 1200
旁聽800
在學學生半價 400
報名: 黃韻宇 hiceland@yahoo.com.tw
0922694073 02 23952430

6月15日 (週日) 6:30 PM

法蘭克教授示範演奏

巴哈無伴奏組曲第五號 (原稿解讀,G、D、G、C 弦 之 演奏) 不同版本演奏聆聽比較

現場示範教學 ---演奏風格之解析

1. 高洛堯 Haydn Cello Concerto in D major
2. 許朋妘 Bach Suite No.4
3. 連憲良 Boccherini Sonata in A major, 2nd. Mov.
4. 潘懿庭 Haydn Concerto in C Major

數字低音之演奏(若時間許可)
柯瑞里----Corelli Violin Sonata No. 9---林麗正、黃韻宇


內容:

●法蘭克教授在何機緣下開始巴洛克大提琴的鑽研

●探討何為----這30年引起世人喜愛、關注的”巴洛克或早期音樂復古風潮”。 巴洛克或早期樂曲,相較20世紀初的演奏版本,與近年”復古風潮”之下的演奏之間的差異,如此之懸殊。例:新的理論使得巴哈無伴奏從手稿上的研究,在速度的取捨、樂句走向、漸慢的處理,都讓近代的演奏者有全新的想法。 是文化型態,音樂家的社會地位、角色形成演奏方式之不同嗎?

●使用原樣樂器(authentic instrument),弦(羊腸弦)、弓(不同幅度與張力)、琴身構造(指板較短-歷史上高把位及拇指把位的使用造就指板加長,沒有腳柱)

●不同的樂器(工具)造成演奏技巧上之差異

抖音的用法----華格納專家-Youngren 曾說:為何現代弦樂之演奏,會令人感到音色沒有變化,寬大渲染的抖音,像一面牆阻擋著聽眾與演奏者。

George Szell也曾說:現代弦樂演奏似乎略了手腕、手指的運用,而使得弓失去了勾勒音色(陰陽頓綽)的功能。音樂評論家Hans Keller 提及現代大而宏亮的拉法,易使得藝術表現幅度愈來愈小。當然樂評也敏銳的觀察、記載-J. Dupre、Yo-Yo ma、Ann-Sophie Mutter 巧妙的使用不同程度甚至沒有抖音來表現特殊音色。


回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