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民祥
一. 序章
|
十. 主權國家的台語文學觀 七月三十一日早時十點,鄭良光先生宣佈第五屆世界台語文化營開始。 小說家陳雷先生接過來,主持第一個講座:「主權國家的台語文學觀」。這個講座的主題如下:台灣文學的形式及內容自來受著殖民地政治的影響真大,目前台灣是脫離殖民地政治,進入主權國家的時代。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,台灣文學的發展及主權政治的生長,怹互相影響。大會安排胡民祥講「台灣文學史觀」,林央敏講「台灣文學的反抗精神」,賴慧娜講「台美人文學創作的方向」。 胡民祥是台南善化人,1943年出世,是機械工程師。二十外年來,探討台灣文學史,編《台灣文學入門文選》及《燭火闖關 -- 蔡正隆博士紀念文集》,由前衛出版社發行。由台南縣文化中心出版《胡民祥台語文學選》,著台語文寫「台灣公論報社論」:《結束語言二二八》論文集,參簡忠松合寫《台語文_工程路_故人情》。參加「台灣文學研究會」,擔任1986至88年秘書。前後安排十外名台灣作家來北美交流訪問。現此時負責《台灣新文學》雜誌在美國的文編、台灣公論報《台灣文化專刊》主編。目前,繼續多年來的《茉里鄉紀事》系列散文的寫作。 伊的「台灣文學史觀」講題的摘要如下:
台灣民族猶佇建國的路頂掙扎,民族國家 (Nation State) 猶未在世界舞台徛起,
台灣史就是唯台灣原住民族群的部落民族開始,發展夠現代的台灣民族,是一抱
以唯古早夠今的全部歷史觀來論述當代文學。當代史觀的文學批判帶來進步,帶來
台灣文學史觀就是:(1)台灣文學史佮台灣史平久平長共存共亡;有台灣民族 胡民祥強調台灣主權國家夠貨真價實的台灣共和國猶有一段距離。台灣共和國的形成是需要台灣文學的因素,就文學的本質來講,台語文學是台灣文學的活泉。 林央敏嘉義太保人,1955年出世。嘉義師專,輔仁大學畢業。擔任過台語文推展協會會長、茄苳台文月刊社社長。現任台灣新文學編委。得過聯合報文學獎頭獎、自立報系歌謠創作獎頭獎、台灣詩人獎、巫永福評論獎....等多項文學獎。1983年開始台語創作,1996年策劃兼編台語精選文庫。著作有:詩集《睡地圖的人》、《故鄉台灣的情歌》,散文集《蝶之生》、《寒星照孤影》,小說集《大統領千秋》、《陰陽世間》,評論集《台灣人的蓮花再生》、《台語文學運動史論》....等二十冊。 林央敏的講題是「台灣文學的反抗精神」,伊點出近代台灣文學是台灣民族解放運動的一個環節。1915年江定、羅俊、余清芳密謀抗日,爆發西來庵事件,1920年以後,武力抗爭已經不足,台灣人反抗運動進入社會運動抗爭的階段;台灣文學也進入反抗文學的新階段。伊以呂赫若(1914-1951)作例分析台灣文學的抗爭精神。呂赫若是台灣第一才子,唯文學行入政治運動、革命運動。1943年開始有祖國意識,走去香港加入三民主義青年團。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,國民黨政權屠殺台灣人數萬人,徹底失望,變賣家財,開「大安印刷廠」,宣揚社會主義思想,參加在台北鹿窟的台共游擊隊。古正文特務在1996年證實呂赫若死佇鹿窟。 古早台灣文學作家唔敢反抗,只是在作品中掩坎一寡寄託。1920年以後才有賴和等等的反抗精神;1976年以後才唯中國意識轉換作台灣意識。1976年以後的轉變來自經濟的起飛,政治運動的本土化訴求,以及相配合的鄉土文學。 完整的反抗精神著愛等夠台語文學的出現。第一擺是1930年的鄉土文學論戰,台語文學及華語文學的對抗,參與台語文學的作家有賴和、楊華、黃石輝。戰後的台語文學唯林宗源在1965年開始試寫台語詩,1970年才正式落手。第二擺台語文學的大出發是在1980年代,其中以《台灣新文化》雜誌作中心、有組織性的出發。1991年5月25日《蕃薯詩社》成立,發行台語詩刊集,包括台語散文、台語小說、台語評論,台語文學才正式流行。但是,有受著阻礙及打壓,包括來自台灣文學作家本身的反對,因為怹華文寫作已經真慣習。 台語文學激發台灣文藝復興。 賴慧娜是台灣大學圖書館系出業,紐約州立大學圖書館資訊科學碩士。經歷書館員,太平洋時報編輯及發展部經理。熱心參與公共事務,包牯台美公民協會洛杉磯分會會長,北美洲台灣婦女會南加州分會會長,喝拍洛杉磯分會理事,南加州台灣會館董事。是台美人筆會創會會員。賴慧娜有志向欲:推動台美人新文化,達成世界第一等文化;互台灣人成世界第一等民族。 賴慧娜的講題是「台美人文學創作的方向」。伊指出:有偉大的文學才有偉大的國家,講倒頭來,共款成立。 伊佫指出:台灣人佇海外的文字工作來自反抗極權暴政,為著爭取言論自由,傳播民主思想。文字若無法度發展夠文學水平,累積成文化,文字只是停留佇報導消息的工具爾爾;將其尾是「鳥盡弓藏」的命運。難怪,面對島內言論開放以後,資訊發達之下,台美人的文字工作者漸漸消息。 文學可比是音樂、美術,可以提升一個民族的心靈層次。台美人近年來在音樂及美術兩方面漸漸有出脫,但是文學猶原需要鼓勵。伊以太平洋時報的做舞台,開闢《山百合》版面,用來鼓舞台美人文學之寫作,提供台美人文字技巧訓練的場所,記錄台美人的生活、思想,提倡台美人精緻文化人品質。期待有一工,台灣人會變作國際一等公民,台灣文化將變成世界上一等文化。 慧娜的期待拄好也是台灣公論報《台灣文化專刊》兩年來所拍拼的目標,登在每期的刊頭。專刊是接受楊惠喬做社長時的邀請,在1998年2月21日創刊,強欲有兩年,有詩、散文、小說及文學評論。文學語言有福佬台語、華語、客家台語。台灣文學的語言漸漸行向母語台語即條路。 賴慧娜講煞分發一份影印《台美人創作文選》,顯然是選自太平洋時報《山百合》版的作品,作者群有二十統位。有的作品非常讚,我足欣賞阿政的小說篇〈抉擇〉。主角聰智得意家己鉤著大陸妹藍釆蘋,寫批互牽手麗月,撣落郵筒,說明欲離緣。結局釆蘋大陸妹嘛早就留一張字條仔,寫著:「我唯律師手中提著綠卡:永久移民居留權,拜拜。」最近去洛杉磯出張,參一群朋友談起:「大陸妹真可怕」。轉來匹茲堡,中秋迎新會,我照例互同鄉掠去作謎猜,其中一條是:“台灣新新娘-- 猜一款新女性”。謎底是“大陸妹”,馬上有人講是公害。聰智猶是輕傷者,受傷程度猶無夠大。有的去互大陸妹謀財害命;有醫生爬上大陸妹,結果摔甲鼻仔烏青目珠腫,妻離子散;有的大陸妹替你生囝了後,換一張身份證,拜拜;有的大陸妹有本事互老台獨甘願放棄一生的理想。 《台美人創作文選》總共41篇的選集,清一色是以華文寫作。唯一的例外是劉淑照寫的〈有一款痛〉,彼是紹介路寒袖的台語歌〈耳空內的蟲聲〉的歌詞,但是極短的紹介文是以華文寫的。慧娜來參加第五屆世界台語文化營,相信有受著台語營的洗禮,期待太平洋時報有台語文學作品的出現,算是伊的洗禮有成績。
一九九九年十月十九記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