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民祥
一. 序章
|
十二.大目降的李勤岸艋舺 今年是第五屆「世界台灣語文化營」。第一屆「台語文夏令會」在休士頓召開,第二屆在洛杉磯,第三屆在台灣南鯤鯓,第四及第五屆攏在夏娃伊意舉行。李勤岸五屆攏出席,今年第五屆大會手冊是李勤岸參夫人黃惠珍在短短的期間內趕工、設計、打字、影印、裝訂完成的,期間得著蔣為文全程的協助。 第一屆是由蔡正隆發起而且擔任大會主席,當年設計安排日期時,經過二、三擺的變動,因為蔡正隆希望李勤岸會當來參加,需要配合李勤岸的研究所課程及博士班資格考試。蔡正隆按呢要求是有原因的,拄好用這個夏娃伊意紀遊的機會,來講一段大目降的李勤岸的台語文路。 大目降是平埔族的一個族名,三百外年前,這個西拉椰族之一的大目降分散在今仔日的新化,可能李勤岸有大目降的血緣,伊電子批自稱是大目降李勤岸。 李勤岸早年道是文學少年,寫詩,出版過一本《一等國民三字經》詩集。詩語淺白好了解,批判的詩風,主題有教育、環保、民主政治。一九八六年李勤岸唯奧克拉荷馬大學提著碩士,經過夏娃伊意,語言學家鄭良偉教授建議伊用台語文寫詩,伊猶無感覺必要。轉去夠台灣,去中山大學擔任英語系講師。一九八七年春天,中山大學余光中詩人公器私用,安插家己的查某囝教職,將李勤岸宰頭。李勤岸抗爭精神飽滿,向大學進行示威抗議。後來,全國串聯組成「台灣教師人權促進會」。進一步,唯教師人權行落淨化選舉運動。 街頭抗爭直接向群眾作訴求,詩是一款好的媒介;面對講母語台灣話的群眾,運動者的語言嘛著用台語,互相對話才會產生共鳴。所以,用華語寫詩的李勤岸漸漸發現母語詩的必要性及伊的威力,一九八九年伊開始轉向用台語寫詩。 兩年後,1991年五月蕃薯詩社成立,李勤岸是創會會員之一,創會是志在用台語文寫出有尊嚴的台灣文學。伊決心投入台語文的研究,語言研究參文學創作雙管運作。這回伊自動參鄭良偉教授聯絡,1991年先來賓州的賓州印地安那大學進修一年,1992年秋天轉學去夏娃伊意大學,跟鄭良偉教授讀博士學位,研究台語文。 運動底的李勤岸,欲去夏娃伊意進前,伊先在美洲大陸走一大輦;坐灰狗巴士去夠真濟台灣學生社,串聯推動台語文學。用伊的台灣抗爭經驗,配合伊的詩作,特別是三年來的台語詩作品,完成一擺成功的旅途。相信是影響不止仔濟學生,引導怹來重視台灣語文;將台灣獨立運動落實夠台語文的層面。這期間伊正式加入「台灣獨立建國聯盟」,1994年當選美國本部中央委員,彼當時,蔡正隆當選美國本部主席。台語文運動是蔡主席的主要工作之一。 去夠夏娃伊意的李勤岸,新的研究所課程鼓舞著伊。但是,詩神嘛不時來拜訪伊,一九九四年春天台灣詩神附身李勤岸,將伊海外三年外的求學、獨立運動、語文運動的經驗吐成詩篇,集作一本《新台灣人三步曲》詩集。我寫序恭喜伊:寫出一本「落實台灣民族解放運動的詩篇」。 蔡主席思考海外台獨運動的新方向,伊觀察及分析獨立聯盟外口澎湃的台語文藝復興運動。伊掌握著台語文運動的重要性,看準台語文是台獨運動的新內容之一。伊掠準政治運動需要增加台語文項目。所以,蔡正隆決定推出《台灣公論報》的社論,華文寫社論之外,嘛愛有台語文寫的社論。 一九九四年九月正式推出社論,蔡正隆需要伊的內部幹部來執行社論的空課。有文學創作佫是台語文推動者的李勤岸拄好是伊上界適當的助手。李勤岸負責安排社論的寫作群,伊參蔡正隆共同在聯盟內底進行一場革命。因為聯盟內部有反對的聲音,認定社論不可用台語文,理由是:「台語文濟濟的人看無,失去社論的目的。」其實這是外行的看法。我是寫作群之一,我第一篇社論〈為「中央研究院」換血〉是台語文寫的,一九九四年十月十九日登。當時在公論報作義工的王德明先生來電話講起,有中國人拍電話入去公論報罵,因為這篇社論集中批判中國文化的毒素,中央研究院拄好是放毒的機關。中國人看知影台語文寫的社論,你講:「會曉講台灣話的台灣人,伊會看無台語文。」這是不可思議的,這是無道理的。 推出台灣公論報的社論之後,蔡正隆佫創辦「第一屆台語文夏令會」,將政治運動及語文運動牽手。台語文夏令會在一九九五年七月召開。李勤岸是蔡正隆的台語文運動的第一枝大柱,所以,伊一定欲李勤岸來參加夏令會。所以,我在頂頭講:「因為蔡正隆希望李勤岸會當來參加,需要配合李勤岸的研究所課程及博士班資格考試。所以,當年設計安排日期時,經過二、三擺的變動。」 李勤岸積極推動,奮鬥欲一年。雖然艱苦連連,帶來內部的鬥爭。但是,愛認識夠一點:革命本誠道是包括內部的自我革命。即場內部鬥爭及外口的語文革命是成功的。因為,後來聯盟美國本部經過盟員大會議決正式支持台灣語文運動,美國本部嘛聯名主辦「第二屆台灣語文營」。同時,在台灣公論報推出一版台灣語文專刊,由李勤岸主持。李勤岸兩項工作攏交出飄翩的成績,值得恭喜,值得肯定。 文學作家、語言學家、獨立運動家的李勤岸,這位南島語族的囝兒,已經行夠欲返航回鄉的前夜。一場新的旅程等候伊,伊的並列的夏娃伊意艋舺雙帆滿滿,欲航向美麗島,轉去淡水河的艋舺原鄉。 我祝福伊,滿帆的李勤岸艋舺。
一九九九年十一月三日記 |